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,種類很多,大致分為紅茶和綠茶兩種。紅茶是將茶葉暴曬在日光下或微溫后,使茶葉萎軟,再搓揉,使它發酵,至茶葉轉褐色,再烘焙制成的。綠茶是將新鮮的茶葉炒熬,破壞其中酵素,再搓揉,烘焙成的。紅茶和綠茶中所含化學成分相同,不過分量方面略有不同而已。
茶葉中的化學成分,主要是茶堿C8H10N4O2.H2O,其他是鞣酸及芳香油等。純粹的茶堿是白色針狀結晶體,有苦味,能夠溶解于熱水,不易溶于冷水中,所以開水不熱,茶葉是泡不開的。茶堿能夠興奮大腦,使思想靈敏,醫藥上用它作興奮、強心、利尿的藥劑。它還能夠解嗎啡或酒精的毒,所以酒醉的人要喝濃茶。鞣酸是制藍黑墨水及鞣制皮革的原料,能夠溶于熱水中,而難溶于冷水。綠茶所含的鞣酸量比紅茶多,所以綠茶味比紅茶味澀。鞣酸能夠使胃液的分泌量減少,阻礙食物的吸收,使大便秘結。
而茶之所以有香味,是因為其中含有芳香油,芳香油受到高熱就揮發變成氣體,所以茶能泡不能煮沸,茶葉放入水中煮沸,不但會喪失其原有的色、香、味,還會損失大部分營養成分,可謂得不償失。